千千小说网 >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第一百六十章

第一百六十章

作者:左木茶茶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第一百六十章

    这几年发生了很多事儿, 比如侯长亮成功把自家的蔬菜推到了相邻的几个县城,不管是农贸市场还是饭馆进菜, 大多数都是从侯长亮家拿的货。

    生意越来越好, 侯长亮家的日子也越过也好,但即便这样,侯长亮也没有在外面胡来, 对自己的家人一日既往, 这让康嫂很为妹妹开心。

    比如杨继西他们家桃林的桃花一年比一年开得好,去年结了第一次大果, 味道很不错。桃林的鸡实在是太多, 于是杨继西又把隔壁山头给包揽下来, 这里面种的是梨树, 把桃林的鸡驱了三分之二过去。

    又比如杨大爷爷虽然病情加重, 但他一心等着石头成家, 所以精神还不错,只是极少出门溜达了。

    还有就是葱头,在去年开春不久, 它悄无声息地进了山, 等杨继西他们找到葱头的时候, 它已经去世了。

    这个陪伴了他们近二十年的家人, 回到了它母亲的怀抱, 不说杨继西他们这家人,石头他们得知这件事后, 都难受了许久。

    对杨家大院的孩子们来说, 葱头就是他们的伙伴, 葱头陪伴了他们的整个童年。

    杨继西和孙桂芳商量后,本来不打算再养狗了, 可去年年底,有人翻墙偷他们梨林和桃林的鸡。

    虽然还没跑远就被抓住了,但杨二奶奶还是建议再养两条狗比较好。

    正好侯长亮那边得了四条狼狗,给了他们两条,杨继西骑着三轮车把两条小狼狗接回家,取名为大黑和小黑。

    他们在两个果林里做了狗屋,风吹雨打都不会让它们受冻,每天早上去喂鸡的时候,就把早饭给它们带过去,下午去捡鸡蛋的时候,还给它们加餐,有骨头啥的都留给它们。

    也不知道是不是散养的关系,大黑和小黑格外凶猛,一听见啥风吹草动就会大声叫不说,还喜欢一到傍晚,把鸡赶进鸡窝里,不准它们出来。

    孙桂芳见它们这么尽职尽责,隔两天就会特意去肉联厂买大骨头回来给它们加餐。

    大黑和小黑一看见她就会非常亲热。

    今年的桃花开得更艳,这天正好是周末,嫣嫣和团团在桃林里把捡好的几框鸡蛋放在杨继西的三轮车上后,也没跟杨继西回去,而是去了桃林旁边的一处小山丘。

    那里葬着葱头,这是葱头最喜欢玩耍的地方。

    团团把路上摘的野花放在葱头的小坟包前,她今年十一岁了,喜欢短发,性子依旧火爆,学习和嫣嫣一样都不错,还是班里的班长。

    嫣嫣已经十九岁,她长得像孙桂芳,模样娇美,如今比孙桂芳还要高半个头。

    姐妹二人在这待了四十多分钟,听见杨继西的唤声,她们一边应着一边往山脚走去。

    杨继西和孙桂芳把梨林和桃林的鸡蛋全给带回家,又歇了好久都不见她们回来,杨继西便骑着三轮车过来找人。

    嫣嫣和团团一一上了三轮车,里面放着一根长凳,方便坐人。

    “爸,我们又不是小孩子了,不用担心。”

    嫣嫣看着即便已经是四十出头,却依旧没啥变化的杨继西笑道。

    “咋不担心啊,”杨继西一边骑着一边大声回着,“隔壁县出事儿了知道不?”

    “知道,”团团大咧咧地靠着车,“您都说了好几次了。”

    “说了好几次你们也得听进去啊,”杨继西哼了一声,“今儿你们月华姐姐回门,请咱们过去吃饭,待会儿记得唤人知道不?”

    “好。”姐妹二人应着。

    石头和狗蛋还没结婚,月华今年结婚了,对象是县里人,也是月华的高中和大学同学,两人认识多年,后面在分配工作的时候,男生怕分配不到一块儿,这份感情也随着距离和时间消散,于是赶紧告白。

    结果像是天意一般,他们的工作位置离得并不远,所以这份感情也开始了。

    回到家后,孙桂芳招呼他们去洗手,然后提着一只宰好的母鸡,招呼着欢欢乐乐还有康嫂一道往杨继南家去。

    月华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头发干黄的小丫头了,她一头乌黑长发,戴着一款眼下最流行的发箍,还配着一对银耳环,瞧着靓丽极了。

    福宝早就到了,两家离得近,见杨继西他们来了,福宝喊了叔叔和婶子,然后跑到欢欢她们几姐妹中间,叽叽喳喳地说起话来。

    孙桂芳回头看了一眼,心里也高兴,不管是侄儿还是侄女,她们的关系都是不错的,并没有受到长辈们的影响。

    杨老汉和杨老婆子也在,他们这几个月都住在杨继南家,几年下来,他们也老了许多,逮着孙女婿问了许多话。

    在杨继南家吃了午饭后,杨继西就先回家了,早上瞧着猪没吃啥猪食,他心里担心,回去再看看,不行就请兽医过来。

    何明秀笑眯眯地和康嫂还有孙桂芳说话,杨继南和她这几年都胖了不少,特别是杨继南,开了分店后,生意就做大了,应酬也多,这啤酒肚好像是女子怀孕七八个月似的。

    杨继北和他的身形差不多。

    要说身材没啥变化的,也就杨继康和杨继西了,杨继东都比他们胖一些。

    杨二奶奶和孙母因为这个还有些着急,有段时间一直给杨继西煲汤喝,就怕他太累,身体不好。

    杨继西有些扛不住,还是孙桂芳出面劝住了两位老人。

    “月华他们啥时候去省城啊?”

    康嫂笑问道。

    “明儿一早就走,他们忙,这结婚都是请假的,”何明秀叹了口气,“孩子大了,也嫁人了,以后她就有自己的一家人了。”

    “她不管多大,那也是你的孩子,难不成你还因为她嫁人就不认了?”

    沈凤仙说道。

    他们这几年的发展没有何明秀还有刘香莲他们两家好,毕竟他们是自己做老板,可杨继东一直在厂里打工。眼瞅着这工钱是越来越便宜,沈凤仙给杨继东打了几次电话,劝对方回来做生意,但杨继东一直没给准话。

    现在队长家安装了电话,所以大伙儿打电话也不用往镇上跑了,倒也方便。

    “大嫂,你咋老是曲解我的意思呢?”

    何明秀翻了个白眼,“对了,这个月还有几天,爹娘可要去你们家了,别又说有啥事儿,让他们在我们家待多的日子。”

    沈凤仙指了指刘香莲:“不是应该他们接过去了吗?”

    刘香莲摸了摸手腕上的银镯子,闻言笑道:“之前不是说了吗?我们家今年就给钱,不照看老人,福宝今年要参加高考,我得顾着她。”

    沈凤仙抿了抿唇,她家除了狗蛋读书有点出息做了老师外,毛蛋和福娃都不行,毛蛋小学毕业就没读了,前年自己去省城闯荡了。

    如今家里就福娃在,也是小学毕业就不念书了,气得她拿着竹竿打都不愿意再读书。

    而除了刘香莲家里的福宝念书厉害,何明秀家的二娃读书也不错,考试都是在班里前几名。

    要说整个杨家大院里,就她家的毛蛋和福娃念书最不成了。

    她越想越气,又想到老二和老四家的日子也比他们家好过,就一刻都待不下去了,起身就走了。

    “大嫂不再坐坐了?”

    刘香莲还问道。

    “不坐了,家里有事儿,”沈凤仙干巴巴地回道,“福娃,别玩太疯,早点回家去!”

    正和团团在那下五子棋的福娃应了一声。

    康嫂跟孙桂芳回到家时,康嫂在孙桂芳家院子里坐了一会儿:“月华都结婚了,你说石头他们到底咋想的?”

    这对象也谈了好几年了,就是没说结婚的事儿,刚开始的时候女方还说第二年就结婚,可这都几年了,一个字也没再听说。

    孙桂芳给她泡了茶:“狗蛋也是,谈了几年没说结婚的事儿,不过只要他们没干混账事儿我觉得问题都不大。”

    “也是,”康嫂点头,“就说咱们队里有几个年轻人吧,每年带回来的对象都不是同一个,这不是祸害人家姑娘吗?”

    “现在年代不一样了,他们这叫自由恋爱,不合适就分手,”孙桂芳笑着说,“你说这遇见的男人要是个脾气不好的,相处久了就知道咋回事,那还不得赶紧跑?”

    “是这个道理,”康嫂长舒一口气,见欢欢她们四姐妹回来了,又低声道,“今年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去年也考上了,”孙桂芳也压低声音,“不过不是欢欢她们的理想大学,这才复读的,我看今年她们的劲头更大,瞧着吧,肯定能考上。”

    欢欢和乐乐去年参加高考,但学校不是她们想要进的,所以选择了复读,石头也表示支持她们的决定。

    杨继康他们也不懂这大学还分啥,但石头都支持了,那肯定是有道理的,所以复读就复读吧。

    康嫂家的茶馆生意不错,杨继康在县里的时候,她就在家里,反正两头顾着。

    到了周末下午,杨继西骑着三轮车送团团和嫣嫣去县里,杨二奶奶和孙母这周没回家,和张姨去参加啥老年人太极拳大赛了。

    等他们到东门巷的时候,杨二奶奶正哼着歌在门口洗菜呢。

    “哟,来了啊?”

    听见三轮车在门前停下的声音,杨二奶奶也没回头,就这么问道。

    “奶奶,”嫣嫣从三轮车上提下一篮子鸡蛋,“你们得奖了吗?”

    孙母听见动静从屋子里出来,她穿着围裙,手里拿着抹布,一看就是在收拾屋子:“得了,我们两练得多好,那不得咋行。”

    “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在练,”团团从三轮车上跳下来,顺带洗了个手,“我也觉得能得奖。”

    “有啥奖品?”

    杨继西跟着洗了手后笑问道。

    孙母笑眯眯地指了指墙上挂着的一块牌子:“那东西,还有一袋馒头粉,二十个鸡蛋呢。”

    “忘跟你们说了,”杨二奶奶把洗好的菜端进来,“这送了鸡蛋,家里就不用提来了。”

    “咱们家里的是土鸡蛋,你们送的这是洋鸡蛋,混着吃。”嫣嫣笑道。

    “我还宰了一只鸡,”杨继西指了指嫣嫣拿进来的一个布包,“宰切好了的,毛也弄干净了。”

    “晚上留下来吃饭不?”

    孙母问。

    杨继西摇头:“不了,桂芳一个人在家呢,我回去吃饭热闹些。”

    “成,对了,这是给你和桂芳做的布鞋,拿回去穿。”杨二奶奶又拿出两双新布鞋。

    “不是让你们别做了吗?”

    杨继西无奈道。

    这老人年纪大了,眼神本来就不怎么好,还这么用眼。

    “闲着也是闲着。”孙母摆摆手,又让嫣嫣和团团自己去洗苹果吃,团团拿出一个洗干净的苹果塞给杨继西。

    杨继西吃了苹果后,便骑车走了。

    他刚走不久,张姨就笑眯眯地过来了:“又有活儿了!踢踏舞你们知道不?九月比赛,咱们有的是时间练……”

    杨继西回到镇上,去看杨二爷爷和孙父,二人分别坐在老年椅上,听着收音机里的戏曲声,二人同步晃着脚,神情别提多自在了。

    听见三轮车的声音,杨二爷爷和孙父睁开眼,笑看着过来的杨继西:“这位小同志买啥?”

    杨继西扬眉:“不小咯。”

    “在我们眼里,你就是个小伙子。”孙父笑道。

    杨幺妹见杨继西回来了,便喊了一声:“哥,待会儿过来一下。”

    “好!”

    把买回来的东西放在灶房后,杨继西又陪二老说了说话,这才去了杨幺妹那边。

    杨幺妹他们做饭是在杨二爷爷他们住的房子里做的,一是这边灶房大,二是他们两家一起吃饭,杨二爷爷让他们就在这边吃。

    “咋了?”

    杨继西过来问道。

    杨幺妹轻咳一声:“平安打电话说他有对象了,是他大学同学,你说我们该给啥东西比较好?”

    “有对象了?好事儿啊,”杨继西笑了笑,“这刚谈,你们送得太重,会吓住人家。把平安的零用钱提一提,然后你再做一条连衣裙啥的,我觉得就不错。”

    “我这做出来的,没有城里的好看……”

    杨幺妹有些不自信。

    “不好看月华能每次回来都请你帮她做裙子?”

    杨继西瞪了她一眼,“你自信点,问问平安他对象喜欢啥颜色的,你好好做一条。”

    杨幺妹看了看旁边的布:“行,前不久月华跟我提过城里都流行啥样的裙子,我做出来看看。”

    兄妹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后,杨继西便回生产队了。

    孙桂芳刚把兽医送走,见他回来便道:“给猪打了一针,让我们明儿再看看,如果还不咋吃东西,就还得来瞅瞅。”

    “行,”杨继西把东西放在堂屋,“里面还有妈她们做的布鞋。”

    “咋又做了,”孙桂芳一边说一边把布鞋拿出来,她细细地摸了摸才无奈笑道,“这两老太太是太极不够打吗?”

    今年的桃子结得又大又甜,杨继西请人摘桃,然后送到李成杰他们的大超市里,去年尝过他们家桃子后,李大嫂就表示这些桃子他们全收了。

    所以今年杨继西他们的桃子一成熟就给送了过去。

    鸡蛋和鸡他们超市也要,只是土鸡要的不是那么多,鸡蛋要多一些。

    杨继西和孙桂芳忙着收桃,送桃,鸡蛋也得送快些,等桃子收完后,小三轮坏了。

    这几年也修了好几次,杨继西想着送货的时候也不够装,于是就和孙桂芳去县里买了一辆四轮的小货车。

    开回家的时候,队里人都凑过来看,吴和国问他之前那辆三轮车卖不。

    “坏了好几次了,拉货肯定是不怎么行的。”杨继西说。

    “这有啥,我拿来赶集的时候用。”吴和国笑道。

    于是杨继西把三轮车卖给了他,象征性地收了一点钱,吴和国也知道他们的好意,于是让自家四娃送来了六条大鲤鱼。

    杨继西他们自己吃了一条,给康嫂他们送了一条,然后送到镇上和县里给家人吃。

    嫣嫣参加高考的时候,杨继西和孙桂芳提前一天去了县里住着,第二天一早送嫣嫣去考试。

    嫣嫣见他们比自己还要紧张,于是笑道:“放心吧,我心态很稳的,你们还是回家捡鸡蛋比较重要。”

    “这是啥话,”杨继西瞪眼,“鸡蛋能有你考试重要?”

    “是啊,”孙桂芳点头,“东西都带齐全了吧?”

    见劝不动他们,嫣嫣便任由他们去了。

    高考结束后,嫣嫣就先跟杨继西他们回了生产队。

    这两天没捡鸡蛋,鸡蛋可多了,杨继康都跟着他们一起捡了大半天。

    “以前想吃鸡蛋,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这蛋啊,一般得凑够了后去供销社换盐啥的,所以一般来说是不怎么吃,”杨继康跟嫣嫣说起他们小时候过的啥日子,“现在瞧瞧,你们满山的鸡蛋,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嫣嫣点头:“我还记得小时候玉香姐吃鸡蛋还被三奶奶骂呢。”

    “可不,”杨继康看了一眼正在洗手的杨继西,“你爹小时候更惨,鸡蛋汤能喝一碗就不错了,还有你姑姑。”

    嫣嫣看向那边的杨继西:“我听奶奶说过,不过好在后面他们的日子好起来了。”

    “是啊。”杨继康点头,谁能想到杨继西脱离那个家后,日子越发好了呢?

    正说着话呢,那边沈凤仙就和何明秀吵起来了。

    “说好你这个月接走的,咋你也不干了!”

    “我又不是不给钱,”何明秀也很大声地道,“我家二娃要去县里念书了,我得陪着一道去啊!”

    “那也不能给这么点钱了,这药钱都涨了你知不知道?”

    “那就把大伙儿叫在一起开说说,到底给多少钱,别拉着我一个人在这说!”

    何明秀说完就走了。

    沈凤仙气得跺脚,见杨继康他们往这边看,她直接进了堂屋。

    从头到尾杨老婆子他们都没吱声。

    即便这几年他们很安分,可几个儿媳妇还是不愿意照看他们,这里面的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嫣嫣收回视线,帮着孙桂芳洗茄子,晚上做茄子烧肉。

    此时他们家院门口外不远的电线杆喇叭传来队长的声音,“杨继西杨继西,有你们家的电话,看谁得空来接一下。”

    嫣嫣放下东西:“我去吧。”

    她跑得快。

    “行。”杨继西应着,给杨继康一根洗好的黄瓜,杨继康拿起就啃。

    等嫣嫣回来时,杨继康已经回家了。

    “是小姨父打的,他说暑假的时候把年年送回来陪陪老人,还说舅舅家的花生妹妹也会跟着来。”

    杨继西和孙桂芳一听,也高兴。

    “给你姥姥姥爷他们打了电话没?”

    “打了,铺子上打了一个,张婆婆那也打了一个。”

    张姨家有电话。

    嫣嫣做事杨继西和孙桂芳都放心,闻言更是觉得她真的长大了。

    六月底杨继西和孙桂芳在县车站接到秦远还有年年和花生。

    秦远看了孙父和孙母后住了两天就离开了。

    因为放假的关系,所以孙母和杨二奶奶回了生产队。

    孙父他们的房子杨继西每个月都会过去收拾收拾,但一直没住人,所以年年和花生就住的他们家。

    很快嫣嫣和欢欢等人的录取通知书就到了,嫣嫣考的是石头那所大学,欢欢姐妹的大学在省外,不过都是好大学,为此家里还特意做了好饭好菜庆祝了一番。

    杨继春几姐妹也回来吃了饭。

    秋收后也没啥事儿,孙桂芳去看铺子,一家子的老人孩子就在老家。

    因为要参加踢踏舞,所以即便是回了老家,杨二奶奶和孙母也没有停下练习的脚步,杨大奶奶瞧着有意思,也跟着跳,杨大爷爷就坐在一旁看。

    杨老婆子和杨老汉瞧着他们在小辈面前说说笑笑的,满眼羡慕。

    沈凤仙瞧见后阴阳怪气了一番,这让杨老婆子他们都不敢在堂屋门口坐了,纷纷坐在堂屋里,听着那头传来的欢笑声发愣。

    狗蛋带着对象回来时,就看见这一幕。

    “爷,奶,咋不去和大爷他们说说话呢?”

    狗蛋笑道。

    见他们回来,杨老汉二人也高兴,赶紧帮着沈凤仙一道做饭,狗蛋本想去帮忙,被沈凤仙喊走了:“难得你二爷爷他们都在家,带小悦去打声招呼。”

    “欸。”狗蛋想着小悦还没有完全见过杨二奶奶家的人,于是带着她去了杨继西家院子里,他也不是空着手,而是带了东西的。

    杨二奶奶笑眯眯地招呼他们坐,嫣嫣端出洗好的苹果还有瓜子啥的。

    团团和福娃不知道去哪里疯玩了。

    小悦偷偷看了看嫣嫣和欢欢姐妹,小声地问狗蛋:“她们都考上大学了是吧?”

    “对,而且还是不错的大学,”狗蛋笑道,“我这三个妹妹念书厉害得很,我就是车尾巴。”

    小悦腼腆一笑,她也是车尾巴。

    饭桌上,沈凤仙给杨老婆子使了个眼色,杨老婆子明白意思后笑问狗蛋二人:“你们也谈了几年对象了,啥时候结婚呢?”

    小悦脸一红,看向狗蛋,狗蛋笑道:“我们这次回来就是想说结婚的事儿,我已经向小悦求婚并且得到同意,回来想请你们看看日子,咱们先把亲定了,然后结婚。”

    定亲其实就是给彩礼等一系列的事儿。

    沈凤仙几人闻言大喜,福娃更是道:“你可算是结婚了,爷爷奶奶天天盼着呢。”

    狗蛋瞪了他一眼:“这不得买房子吗?我们把房子看好了,以后有了孩子住着也宽敞。”

    宿舍到底有些小了,一个人住还行,一家人住着那就挤了。

    “买房子的事儿我和你爹张罗,你就不用出钱了。”

    沈凤仙说。

    “我能买就自己买。”狗蛋知道他们家三个儿子,要是啥都围着他这个老大转悠,那下面两个弟弟以后咋办?

    所以他有能力就自己买,尽量让爹妈的钱留着。

    小悦当初答应他,也是因为看中他上进,而不是想着用爹妈的血汗钱来养家糊口。

    当着小悦的面,沈凤仙也不想骂他,只是吃了饭后,带着他们去找杨大爷爷,作为杨家现在最大的长辈,杨大爷爷看日子是最好的。

    月华结婚的日子就是杨大爷爷看的。

    得知狗蛋回来是看日子的,杨继西几人也来到杨大爷爷家堂屋里。

    “十月初八,这个日子不错的。”

    杨大爷爷他们这一辈的人,虽然很多不怎么识字,却能看懂这种看日子的书。

    “十月初八……中间还要筹备一些东西,这日子刚刚好。”

    小悦对狗蛋说。

    “那就这个日子了。”狗蛋笑道。

    喜酒自然是在老家办,沈凤仙给杨继东打了电话后,没多久杨继东就赶了回来。

    狗蛋是跟他一道回来的,这一次小悦没来,狗蛋把自己准备好的彩礼钱拿出来,让沈凤仙他们明天和自己去小悦家的时候一起给。

    结果杨继东一拍桌子:“你啥意思啊?房子你自己买,彩礼你自己出,这是啥都不让我们沾啊?咋的,以后是不打算给我们养老吗?”

    “不是这个意思,”狗蛋摊手,“我现在有能力给就自己来,你们不能光想着我,还有老二和老三呢。”

    “他们的事儿你也别担心,我们心中有数的,”沈凤仙把钱推到狗蛋面前,“你有能力是你的事儿,我们要给,那是我们做父母的心意,你别再给这钱了,不然不只是你爹,我也会生气的。”

    狗蛋刚要说话,杨老汉就拦住他:“收下吧。”

    晚上杨老汉和杨老婆子吃了药躺下时,杨老婆子问道:“你让狗蛋收下那钱,是不是想到老三了?”

    “是,”杨老汉这些年也想通了很多事,“你说我们当年,只顾着自己,还有我们比较疼爱的孩子,老三的事儿,我们办得不地道。”

    如果他们能像今天老大他们这样对待每一个孩子,想着每一个孩子,或许他们老年的日子就不会被各家嫌弃了。

    暑假过完,秦远来接两个孩子,杨继西和孙桂芳一家人则是把嫣嫣送到了大学。

    这人可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加上一个妹妹。

    七个人呢。

    “咱们这大学附近有房子,租了三出去,还有一个去年我们就收回来了,也装修了一下,你知道在哪,钥匙给你,周末想回去住就回去看看。”

    孙桂芳把钥匙给嫣嫣。

    嫣嫣推了回去:“我一个人住着没意思,你们收着,等你们得空来看我的时候,我再过去和你们一块儿住几天。”

    团团开学比她迟几天,所以他们在省城住了几天后才回去的。

    孙父和杨二爷爷有些晕车,不过精神还很不错,他们也是去了大城市的人了,回去后跟街上的大爷们吹牛时手舞足蹈的。

    转眼就是狗蛋结婚的日子,杨继西和杨继康帮着布置院子,杨家大院的院子大,所以摆酒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杨继西把电视搬到院子里,电线拉得老长,声音调到最大,保证来的客人看不见也能听见点声音。

    狗蛋的同事有车的就出车,没车的就做伴郎啥的,石头带着女朋友回来也帮了忙。

    等狗蛋的婚事结束后,石头他们住了两天也准备出去上班了。

    杨大爷爷拉住石头的手,笑着问道:“月华和狗蛋都结婚了,你还是大哥呢,咋想的?”

    “我们准备元旦的时候结婚。”

    “元旦啊,”杨大爷爷算了算日子,还有几个月,他撑得住,“我等你们啊。”

    说完就开始咳嗽,石头刚要过去扶,就被杨大奶奶赶走了:“小心染了病气。”

    其实是不想让石头看见杨大爷爷咳出血。

    杨大爷爷这几个月的身体越发不好了。

    但他想着元旦石头就要结婚了,所以一直挺着。

    石头结婚后的第三天,新娘子准备回门呢,杨大爷爷却在床上永远地睡过去了。

    欢欢和乐乐本来也是放假加请假回来给哥哥嫂子做伴娘啥的,也是那天准备回学校,结果出了这事儿。

    欢欢哭着给老师打电话再请假,石头兄妹三人,一直到杨大爷爷死都不知道他得了肺癌,只是以为他年纪大了,所以才走的。

    石头跪在灵堂,短短几天他就憔悴了不少,前几天还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两天却成了他最难受的日子。

    杨继西走进来,看了眼灵堂上杨大爷爷的黑白照,跪下磕了头后,伸手去拉石头:“活着的人要继续活着,你媳妇儿,你爹娘,还有你奶奶,都很担心你,欢欢和乐乐才被劝着去吃东西,你做大哥的,只知道劝她们,也得自己撑起来才对。”

    石头红着眼没说话。

    “你奶奶年纪也不小了。”杨继西这句话,让石头猛地站起身。

    “叔,我吃饭。”

    杨继西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孩子。”

    杨大爷爷上山那天,杨继西是抬棺材人之一,下山回到家时,杨老汉过来道:“等我和你……三婶上山的时候,你能过来送我们一程吗?”

    四个人,正好抬棺。

    杨继西与他对视许久后,才道:“好。”

    杨老汉闻言简直热泪盈眶,接着又道:“那、那你能添一份钱吗?你就算过继了,还是我们的亲生儿子啊!你不能真的只做侄儿该做的事儿吧?”

    “你想添多少?”

    “我算了算,现在办个葬礼,怎么也要五千多块钱,就算六千块,你们兄弟四个人,你呢这几年赚了不少钱,我也不要你多了,给两千就行。”

    杨老汉赶忙道。

    杨继西定定地看了他许久:“我过继了,我还算大头?”

    杨继东已经在那站了一会儿后,听得他脸都青了:“爹!”

    在杨老汉还想说啥时,杨继东大声喊道:“你还有三个儿子呢!当年不是说过继后什么都不要继西管的吗?怎么你老想着他也出钱啊!”

    “过继了,那也改变不了他和你们一母同胞的事实啊!”

    杨老汉也是被杨大爷爷去世的事儿刺激了几分,“我找他要点钱怎么了!”

    杨继东把杨老汉拉了回去,孙桂芳走过来拉走了一直看着杨老汉的杨继西。

    杨继西在堂屋坐了多久,孙桂芳就陪了他多久。

    二人谁也没说话,太阳都下山了,杨继西抬起头牵住孙桂芳的手:“饿了吧?我们蒸馒头吃还是煮鸡蛋面。”

    孙桂芳忍着难受,站起身抱住他,她手轻摸着杨继西的后脑勺:“西哥……”

    第二天早上,杨继西定定地看着自己的右手心,忽然笑了笑。

    孙桂芳听见他的笑声,揉了揉眼睛坐起来:“怎么了?”

    杨继西伸出右手心给她看:“空间消失了。”

    孙桂芳闻言握住他的右手捏了捏:“虽然早就有准备,可还是觉得有些难过,它陪了我们这么多年呢。”

    因为他们没有怎么用空间,所以每一年空间都在缩小。

    去年年底的时候,空间就只有七五年第一次出现时那么大了,他们的钱都放在银行,所以空间里什么也没放,现在忽然消失,夫妻二人既感慨,又有些舍不得。

    “我觉得身体很轻松,没有发热的感觉。”杨继西见孙桂芳抬手摸他的额头,便笑道。

    空间消失,对他们的生活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这些年杨继西一直在避着不用空间,就是不想一直依赖它。

    狗蛋在杨继东那得知杨老汉做的事儿后,周末特意赶回来一趟,杨继西正在给梨树修剪枝条,见他来,也有些惊讶。

    “你一个人回来的?”

    “嗯,我媳妇儿回她姥姥家了。”狗蛋挽起衣袖,给杨继西打下手。

    杨继西笑着和他说话,忙完后,请狗蛋中午去他们家吃饭。

    狗蛋欣然应下。

    狗蛋帮着孙桂芳做饭时,杨继西被杨继康叫出去帮忙弄东西,狗蛋便问孙桂芳:“西叔最近怎么样?”

    孙桂芳笑着看了他一眼:“好得很。”

    “我爷爷年纪大了,有些事儿西叔听听就得了,别放在心上。”狗蛋有些不好意思道。

    “其实说句实在的,”孙桂芳垂眼切菜,“我很心疼他,他们就想着向他索取,却从来没有给过他一点关心,小时候和你姑姑没做好饭菜,你爷爷他们回去就是一顿打,那时候你西叔才八岁,你姑姑更小。”

    狗蛋点头:“我听我爸说过,还有姑姑的脚,所以这些年不管姑姑过得怎么样,我爸都说家里的事儿别去烦她。”

    所有人都知道姑姑的苦,所以他们很少提及姑姑,也不会去找姑姑,但西叔住得近啊,即便过继给二爷爷了,也住在一个大院里……

    狗蛋看着灶台里面的火光:“问心无愧就是了,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孙桂芳笑了笑:“狗蛋啊,你小时候调皮,我们一直怕你走弯路,你西叔隔三岔五就逮住你说教,现在你说这些话,我很欣慰。”

    狗蛋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也没硬要她唤自己承江,越长大,越觉得自己的小名,其实是很亲近的人才会一直记着的名字。

    毛蛋在杨大爷爷去世后回来过,过年的时候也回来了一趟,而等他再次回来的时候,是杨继西他们摘桃的季节。

    他拿着杨继西给的大桃子一边啃,一边对正在院子里和大伙儿闲聊他还没对象的沈凤仙道:“我有对象,而且我们快结婚了。”

    沈凤仙又惊又喜:“那你咋不把人带回来瞧瞧呢?”

    杨继西和孙桂芳也看过去。

    只见毛蛋狠狠地咬了一口大桃子,咽下去后才笑眯眯地说道:“这不是回来就说这事儿吗?没带回来是因为我们该去她家。”

    “也是,男方得去女方家拜访。”康嫂点头。

    沈凤仙正想着是和狗蛋第一次去女方家那份礼呢,还是改一改时,又听毛蛋道。

    “也不全是这个原因吧,”毛蛋把桃核吐出来放在一旁的小桶里,里面是装垃圾的,“主要我是上门,所以……”

    “你说啥?!”

    沈凤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杨继西捂住额头,毛蛋还是当了上门女婿啊。

    “我上门,”毛蛋大声道,“人家买车买房呢,我只需要上门还能得城市户口,而且还给咱们家彩礼钱啊啊啊啊打我干啥!”

    沈凤仙没等他说话,就拿起杨继康放在院门墙上的一根竹子给毛蛋打了过去。

    杨继西等人赶忙拦着,杨家大院一阵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