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清宫怨 > 第253章 思悠悠

第253章 思悠悠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清宫怨 !

    几场落雨飞花,又至夏末初秋,百花凋零成愁,空叹暗香残留。

    角园失火牵连了不少在御园当差的奴才,死伤的人自然有银钱打赏,而身份可疑者和之前一样,先是被打发到庄屯,然后就莫名失踪。

    宁嫔丧礼期间御园暂停一切戏乐,彩云天也需要暂时离去,不过他们已在升平署的名册之内,如有需要会由精忠庙首专知他们进宫承差。

    弘历迎娶荃蕙之事也因此延后三个月,御前又一直没有册立侧福晋的消息传出,且这两个多月雍正帝完全没有踏上过天然图画岛区,就算有事也只传召熹妃前往九州清宴商谈。得此消息,敏芝竟然觉得心中郁结渐散,身上的病也减退许多,饮食比之前增加不少,偶尔还出屋闲坐。

    而这段时间雍正帝越发不问国事,丹药倒是没少服用,看似圣体安康龙精虎猛,但齐妃却越来越高兴,不过面对雍正帝的时候,却时不时说些慎用丹药之类的谏言。

    雍正帝虽然听不进去,可对齐妃是越来越厚爱,御园甚至传出雍正帝有意让熹妃交出凤印的流言。

    奴才们都窃窃私语,熹妃却充耳不闻,继续忙碌弘历迎娶荃蕙之事。

    立秋前日,政务繁忙的弘历和弘昼再次来到圆明园,除了向熹妃请安,还有另一件重要事情要讨雍正帝示下。

    云南和广西开炉制钱之期将至,为避免再次出现官炉偷工减料,官员偷铸私钱的弊端,弘历和弘昼决定分别前往两地,在开炉之前探访当地官风,且等两地开炉之后还需在暗处监察铸币局官员,了解是否存在阳奉阴违之辈。

    此事必须悄然进行,且不能让京中官员得到风声,以防止上下相通。

    雍正帝以弘历必须咨决准噶尔议和大计为由,指派弘昼前往广西,又亲点留京的谟云前往云南。

    “他们这一去又要多久啊?”强颜欢笑整天的涴秀,在望着弘昼远去的背影,终于卸下了全部伪装,愁容满面的长叹。

    “至少要到年节才能回来吧。”雁儿未曾多想直接回答。

    “不知道那时候,我还在不在。”涴秀微微敛眸,心中不禁五味杂陈。

    “涴秀姐姐……”话到嘴边,又被玹玗咽了回去。

    醋闹角园之事后,弘昼并未避嫌,每每前来圆明园依旧和涴秀伴在一处,雍正帝和熹妃岂能不知他们的心思。在这个时候将弘昼和谟云都派出去,无疑是暗示了涴秀的前程,下嫁准噶尔的命运是在所难逃。

    “你不用替我担心。”涴秀沉静地浅笑,上一次弘昼对她说过,昼暖熏香的茹夫人并非真正的如夫人,就是这句解释让她开始懂得宁嫔所言,也想尝试一下飞蛾扑火和义无反顾但她并不会因此改变原来的计划,只是想在弘昼心中留下一个印记。

    雁儿蹙眉望着涴秀,又转头看向玹玗,三人之中她的身份最低微,却也是唯一拥有希望能得到自由的人,而玹玗和涴秀却注定成为逃不出宿命的棋子。

    中秋节前,雍正帝正式下旨,册立高佩兰为侧福晋,富察?敏芝、苏雪翎为庶福晋。

    次日,佩兰穿戴整齐入圆明园谢恩,并以侧福晋身份去给熹妃请安,之后又到桃花坞那边的小院探望敏芝。

    或许佩兰是真心关怀,可在敏芝眼里却是故意炫耀。

    因为熹妃的意思,既然重华宫已经修葺完毕,佩兰即日迁入东厢,而西厢要留给将来的侧福晋荃蕙。至于暮云斋那边,原该是由庶福晋之首敏芝打点,但念其素体羸弱,便将权责交给苏雪翎。

    待佩兰离开后,敏芝独自呆坐整日,自怨自艾得泪珠不断。

    蜜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不敢劝,就怕言多必失,反倒害敏芝又添几层心病。

    眼见敏芝刻意糟蹋身子,涴秀和玹玗都于心不忍,多次背着熹妃前往小院开导劝解。可敏芝的病却日渐加深,身体一日比一日清减,肠胃也更薄,三餐只喝些粥水。

    中秋节这天清晨,熹妃让玹玗和雁儿送些节礼去小院,却也不问敏芝的身体状况,倒是银杏忍不住关心。

    “你们瞧着芝夫人的情况如何?”

    玹玗和雁儿同时摇摇头,不知该如何回答,听蜜儿说这两日敏芝水米不进,白天总是昏昏沉沉,夜里倒是偶有清醒,却只顾着流泪也不言语,全赖独参汤吊得延口残喘。

    “其实,芝夫人已经好了许多,若不是那天见到兰福晋,也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听多了蜜儿的抱怨,雁儿一时没忍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话也不能这样说,兰福晋是与芝夫人有旧怨,但她心胸还算宽广,就算记恨也不会落井下石。她虽然被立为侧福晋,但毕竟是住在宫里,出入行动皆不方便,所以那日来御园谢恩,是顺道去探望,应该也是诚心诚意。”当年,佩兰可是银杏亲自挑选的使女,对其品行还是有所了解,于是忍不住叹道:“说来芝夫人心性也不坏,就是太要强了些,才把自己的身子拖垮了。”

    玹玗迟疑片刻,幽幽道:“蜜儿姐姐说,芝夫人的心病恐怕还得请四阿哥去劝劝,我想着今日是中秋团圆节,晚些时候四阿哥与几位福晋就会入园,不如找个时机让四阿哥过去瞧瞧,若能宽慰几句,说不定芝夫人心中的结就解了。”

    “这些年也不知劝过多少,芝夫人若能听得进,又岂会是现在的光景。”银杏打发了雁儿,拉着玹玗悄悄说道:“你不知道,四阿哥是从来不过中秋,皇上还特免他御前请安之礼,今日最多是几位福晋和侍妾前来,至于四阿哥都是中秋次日才向娘娘请安。”

    “这是为什么?”玹玗愣了好一会儿,才不解地问。

    银杏神神秘秘的把玹玗拉到角落,低声说道:“这事宫中鲜有人知,我也是听你额娘提过,四阿哥的生母是在中秋亡故。当年四阿哥被先帝爷带入宫中抚养,也不知是从何处听得自己的身世,竟然夜闯永和宫向仁寿太后求证。只因当时我被调到景仁宫伺候娘娘,你额娘离宫时就略略提到此事,让我中秋节这天尤其要谨言慎行。今日在娘娘跟前,千万别提到四阿哥,两年前涴秀格格不懂事问了一句,四阿哥为何不与娘娘过团圆节,娘娘当时脸色就有微变。”

    “原来如此,谢银杏姑姑提点。”玹玗不由得暗叹,熹妃始终都介怀,弘历并非亲生这个事实。

    早膳过后,果然只有甯馨、佩兰、和几位侍妾前来天然图画请安,直至夜里燃放烟火时,任然未见弘历出现。

    当晚,雍正帝传召谦嫔带着弘曕前往蓬莱洲,单独和他们母子共度佳节。

    裕妃虽为此不快,却也不再介意,反正容颜老去,只要弘昼能平平安安,她又何苦再去做那些无谓之争;熹妃是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圣宠,不曾有过期望,也就不会有失望;齐妃倒是乐得清闲,她求之不得雍正帝多多宠信年轻妃嫔。

    中秋节对玹玗而言也不是什么好日子,因为几天之后就是宜太妃的祭日。

    辗转难眠,玹玗悄悄起身,独自来到荷塘边。

    今夜竟然星月无光,天空下着蒙蒙细雨,秋风掠过荷塘,摇摇欲坠的残香粉瓣终于脱离花茎,随水飘至岸边。

    素手拈起残瓣,秋日的塘水竟已冰凉,寒意由指尖渐渐入心。

    年年花开,年年花谢。

    红香女儿心,亦逃不过一场花落,就如这无奈葬于朦胧烟水里的荷瓣,曾经花开满塘,终将只剩枯荷听雨。

    耳畔忽然传来幽幽笛声,冥冥曲音仿佛暗藏无限凄凉。

    寻声而去,只见后湖上有一乌篷竹筏缓缓驶向天然图画的小码头。

    弘历迎风而立,在烟雨中吹笛,一袭月白色长袍,虽非吉服却也十分素净。

    玹玗没想到他会来,跟没想到他是以这种方式出现,如着了魔一般向小码头走去,静静站在后湖畔等竹筏靠近。

    “上来。”竹筏靠岸,弘历温和一笑,将手伸向玹玗,“带你去个地方。”

    “哦。”玹玗愣愣地应了一声。

    刚踏上竹筏,后面负责划动的李怀玉就调转方向,往后湖北部的桃花坞而去。

    此处按《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意境修建:乃水绕山,山抱水,河绕岛行,岛中有湖的景观。东南部叠石成洞,竹筏沿溪而上,山上山下溪流两畔,种有万株各色桃花树,每到人间四月天,桃花盛开时,清澈碧溪中的花映如彩云落霞,若风拂过便有落英缤纷的香花雨,两畔更会被花瓣铺满。穿越桃花洞便入“世外桃源”,西边是一溜青山,中间为狭长不规则的小平原。从西边山脚下流出的一条小溪,蜿蜒斜穿平原进入东面的湖中。在这个小平原上,小溪南北有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村落的北半部,坐落在北边隐蔽的山坳里有一片殿宇。西北山边松桃掩映之下有一个小亭,南部山脚下也有一个小亭,皆是已竹为材质。

    乌篷竹筏停在东面湖中的残荷丛里,有另一小竹筏将李怀玉接走,湖心就只剩弘历和玹玗。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坐于乌篷下,一壶清酒小酌,弘历不言,玹玗不问。

    淅淅沥沥秋雨声下的静谧,给黯淡的心境又添一丝安宁,若独自在此景中,必定会是凄楚幽怨,但有弘历相伴,玹玗觉得烟水中的枯荷,竟是化解寂寥心郁的奇方。

    “我的生母也是江南人。”弘历淡然开口,唇边的笑混杂着忧伤惆怅,“她是个戏子,是汉女,是名动京城的云墨色。姑姑为了给我生母报仇,也甘愿成为戏子,以云墨染的人身份进入雍亲王府,却意外被康熙爷看中,成为了贵人……”

    玹玗震惊地望着弘历,从不曾想过会听他讲述身世,原来在外人眼中尊贵无双的皇子,地位竟然是岌岌可危,只要他的身世被揭发,不仅会一无所有,甚至可能命丧黄泉。

    没有出声,她只是静静聆听,直到弘历讲完所有故事,才低低问了一句:“爷,为什么要告诉我?”

    “忘了吗?之前说过,与我对弈,你永远不会输。”弘历的唇边再次浮起笑意,“我既知道你的身世,当然会平等对待。”

    玹玗一怔,轻咬下唇低眉敛眸,弘历还是参透了那首迷诗,母亲给她留下的提示确实难不住他,不过她没想到竟能得来这样的信任。

    朦胧烟水里弥漫着感动和欣慰,良久,才抬头微微一笑,“可是……我也永远不会赢。”

    曲悠悠,心悠悠,对坐共饮,浅醉晓梦。

    弘历醒来时,已是寅时过半,招手让对面的李怀玉过来,为玹玗盖上一层薄毯,又吩咐李怀玉送玹玗回天然图画,等到卯时再唤醒她。

    李怀玉察言观色,跟着弘历十多年,这还是第一次见主子和别人共度中秋夜,便多了个心思,问道:“主子还有什么吩咐吗?”

    望着玹玗沉静的睡颜,弘历勾起一抹浅笑,“告诉她,以后中秋都来此过。”

    醉梦中的玹玗仿佛听到了一般,眼睫微微闪动,却始终没有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