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清宫怨 > 第339章 念怨深

第339章 念怨深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清宫怨 !

    养心殿内。

    书案上堆着厚厚的奏折,于情于理弘历今日应该陪甯馨同乐,无奈确实军政缠身。

    对于镇压苗乱,他早已晓谕张广泗:除怙恶不悛者,定行剿除以彰国法。其余若能闻诏投戈,输诚悔过,当悉贳其罪,予以自新。务使边宇安宁,百姓乐业,以副朕乂安海内一视同仁之至意。

    但张广泗已却一再罔顾君令。

    这次苗民叛乱,始于鄂尔泰强硬的改土归流政策,实属官逼民反,张广泗求功心切,其目的就是为鄂尔泰补祸。

    因此,弘历明旨鄂尔泰:苗疆地区易攻难守,想长治久安,必先收苗民人心。

    狗不听话,与其浪费自己的力气去打狗,不如警告兼控制狗主,也就制服了狗。

    苗疆战事已弘历觉得头疼,西北又传来消息,准噶尔似乎有些异动。

    当年康熙帝亲征准噶尔,噶尔丹败亡后,伊犁准噶尔部为策妄阿拉布坦统治,后与大清成为隶属关系,战争相对减少,却并未彻底臣服。雍正十二年,大清与准噶尔和谈,许准噶尔以阿尔泰山为界,并下嫁公主以求长久安定。

    涴秀半途失踪,就算真的嫁到准噶尔,也不能安分的担起细作一职,弘历早已预料会再与准噶尔之间出现冲突,却不想战事来的太快。

    “皇上,大事不好,皇后娘娘晕倒了。”坚诚慌慌张张跑到养心殿报信。

    闻言,张廷玉、鄂尔泰、胤禄、胤礼面面相觑,最后都很识相的低头,默默退到殿外,可国事尚未议完,他们也不敢走开,就都候在抱厦。

    弘历倏然皱眉,却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可有传太医?”

    “是,李太医、张太医、吴太医都前去储秀宫了。”坚诚心中纳闷,他没想到弘历会这般镇定,顿了顿又道:“贵妃娘娘做主,晚上的筵席取消,并让宾客各自归府,只有富察老夫人和副都统夫人还陪着皇后娘娘。”

    “知道了,你先回储秀宫,朕处理完事务就会过去。”弘历声音平静,脸上也未见任何担忧。

    坚诚疑惑着悄悄抬眼,忍不住多嘴道:“皇后娘娘突然晕倒,这事……”

    “那也得等太医诊过脉,才能进一步得知是何情况。”弘历眉宇一沉,露出不悦之色,太抬了声音斥责道:“人有病需要医者诊视,寻出病起何源,以便开方用药断其病根,不可误;国有病时,天子便是国之医者,既然发现病因所在,必当立刻下手根除,又岂能耽搁。”

    见弘历眼底蕴着怒气,坚诚吓得浑身一颤,低着头连连后退,还差点被养心殿的门槛绊倒,幸而李怀玉扶住了。

    “哎哟,你怎么那样没眼力见啊!”拉着坚诚往遵义门走去,李怀玉提醒的话语也微高。“四位总理大臣都在这商议苗疆的战事,皇上正为张广泗罔顾圣命,在苗疆大肆滥杀之事震怒,不然今日肯定陪皇后娘娘去听戏了。”

    “哦,原来是为这事。”坚诚连连点头,虽然他比李怀玉还年长许多,却要反过来巴结讨好,从衣袖中掏出一锭银元宝,往李怀玉手中塞。“多谢李大总管提点,以后还劳你多多关照着。”

    李怀玉赶紧推拒,笑道:“咱们都是当差的人,用不着这些,你是皇后娘娘跟前的红人,以后有事咱们还得多沟通。”

    坚诚心领神会地一笑,又把银子揣回兜里,“改明儿我在京城的醉香楼设宴,李大总管可一定要赏脸啊。”

    “一定、一定……”李怀玉眯着眼,优哉游哉地点着头。

    两人又嘀咕了几句,转身回到养心殿,却见四位总理大臣还候在门外,李怀玉忙对胤礼打了个千,说现在就进去请示弘历的意思。

    殿内,弘历低眸沉思,见李怀玉进来,嘴角露出一抹浅笑,“又捞到好处了。”

    “天地良心,奴才哪看得上他那点……”瞧着弘历神色凝重,李怀玉连忙闭嘴,一本正经地说道:“储秀宫的钱,奴才可真不敢收,还是卖人情的好。”

    “算你机灵。”弘历一勾嘴角,叹道:“你先去寿康宫那边告诉五爷,冬雪已消融,让内务府检查宫中各处花草树木,尤其是慈宁宫,无比保证春意盎然。”

    “嗻。”李怀玉心知此吩咐是一句暗语,其实别说弘历,就连他也不希望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皇上,奴才不信……”

    “再去太医院传谢鸿瑞。”弘历不耐烦地打断辩解的话,桌上的那一小包东西,让他眉头皱得更紧。“出去时,请四位总理大臣进来。”

    李怀玉无奈地点点头,领命办差去了。

    紫禁城里的波动,不足一个时辰就已经传到畅春园。

    听过宫中太监的来报,毓媞只是冷冷一勾嘴角,真没想到甯馨也如此能折腾,不过这点手段在她面前不值一提。

    玹玗轻声问道:“太后,皇后突然病倒,要不要送二阿哥回宫探望?”

    “皇后既然病了,何苦让永琏回去打扰她修养。”毓媞挥手遣退身边人,只留下玹玗和乐姗,沉声询问:“你们怎么看此事?”

    乐姗怔了怔,浅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

    “奇怪。”玹玗直言不讳,“之前并未听说皇后身体有恙,昨日皇上还送了大批礼物,又安置在储秀宫,皇后既然能侍寝,就应该无病痛。”

    毓媞虽然住在畅春园,但紫禁城内的一切都在她掌控之中,弘历赏赐给甯馨的生辰之礼她知道;那柄特别打造的玉如意她也清楚;就连六宫妃嫔所进献的贺礼名单,同样送到她跟前。

    所以昨夜弘历留宿储秀宫,与甯馨翻云覆雨多少次都有人记录。

    “她病得这么突然,应该是有所筹谋。”毓媞冷笑了一声,“她的主意若是打在永琏身上,恐怕是难遂其愿了。”

    “奴才倒是觉得有一件事也很奇怪。”乐姗从夫妻的角度去考虑,疑问已经在她心中萦绕了许久。“年节里皇上是来畅春园陪伴太后,顺便也能检查阿哥们的功课,可皇后娘娘生辰,按理说就算太后不回宫,皇上也应该派人来接大格格和二阿哥才对。”

    “弘历可是雍正帝的儿子,青出于蓝胜于蓝。”毓媞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权利的巅峰能让人迷失心智,紫禁城里的女人都不可能简单的为自己而活,身上背负着太多重担。有些事皇后或者不屑一顾,但整个富察家族会推着她前行,如果她无能为力,家族中就会另选女子送入皇宫,反而成为她的劲敌。”

    毓媞此言并非毫无根据,皇太极的孝端皇后无子嗣,所以才又送来了孝庄皇后,因其不得宠,再送来了宸妃海兰珠。她们是亲眷,担负着科尔沁的荣辱,但她们共享一个丈夫,就真能为大义摒除女人的妒忌之心吗?

    康熙朝时,孝懿皇后和寿琪皇贵太妃乃是亲姐妹,但紫禁城内依旧流传着她们姊妹相残的流言。

    百花争奈春恨短,困锁红墙不由人。

    对于甯馨的突然晕倒,玹玗心中的猜测和毓媞截然不同,却又不能言明,所以只能将其动机引到永琏身上。

    回到观澜榭,玹玗就一直眉头紧蹙,沉默了许久,才向雁儿问道:“前几日宫里是不是送来一箱书给永琏?”

    “不是,那些书是送给大格格的。”雁儿摇了摇头,解释道:“大格格的乳母略有学识,平日常讲历史故事哄大格格就寝,所以宫里就送来好几套史书。”

    “都一样。”玹玗勾起嘴角,伺候永琏的奴才虽被换掉,可静怡身边的奴才还是甯馨当初安排的那批,所以只要稍作文章就能引人生疑。“那一箱书在哪,带我过去看看。”

    “你想做什么?”雁儿眼睫微颤,偏头望着玹玗,心中有股不祥的预感。

    玹玗冷声笑道:“当然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莫非……”雁儿眉头皱起,拉住玹玗,又望了望窗外,又压低声音,急道:“你不会是想拉二阿哥垫背吧?他还是个孩子,也太无辜了。”

    “我就是要皇后和你有一样的念头,让她知道心思不可以乱动。”玹玗“噗哧”一笑,秀眉挑起,继续说道:“不过你放心,这场戏只在皇后面前演,我就算铁石心肠,也不会伤害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雁儿还是没听明白,莲子也满头雾水,只得愣愣地跟着玹玗去紫云堂。

    此时,永璜他们三人都在西花园练习骑射,听说是玹玗要找书,紫云堂的奴才虽不明就里,还是让人把整个箱子抬了出来。

    屈妈妈守在一旁,温言问:“这都是皇后娘娘送来给大格格的书,姑娘要找什么?”

    玹玗没有答话,只管一册一册的翻看,忽然眸光倏冷,从《汉书》纪十二篇中抽出一册,“妈妈不言市井坊间的神鬼传说,化史实为故事讲给小主子听,难得这份心思应该赏赐,可这本书你也打算讲吗?”

    “并无不妥啊。”屈妈妈不解的盯着那册『高后纪』,微微沉吟道:“班固此文赞: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妈妈果然好学识,怎么就连半点算计都没有。”玹玗似笑非笑地说道:“静怡已非无知之年,宫里的流言也听过不少,你打算怎么讲解:少帝自知非皇后子,出怨言,皇太后幽之永巷。”

    “奴才没有想过这些。”屈妈妈心中大惊,这才明白玹玗所言。

    她本也不是什么饱读诗书之人,只因丈夫是富察府的教书先生,十多年来耳濡目染,所以对史书有些了解。可她不在富察府应差,少接触侯门斗争,且丈夫就她一个妻子,家中也清净祥和,所以她没有深沉的心思。

    据说甯馨就是看中她并非愚妇,但又心思淳朴,才选她为静怡的乳母,替换了之前的那位。

    “班固在『惠帝纪』有叹: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可谓宽仁之主。曹吕太后亏损至德,悲夫!”玹玗眼中凝着一层薄冰,浅笑又更冷了几分。“你又打算如何讲解这段给静怡听?”

    “奴才……”屈妈妈吓得脸色煞白,双唇轻颤着说不出话来。

    “永琏身边的奴才都已经换掉,太后在忌讳什么,屈妈妈真不知道吗?”玹玗的声音平如静水,眼底寒光却似刀锋般锐利。“孩子们在一处,难免逞强争胜,静怡若再把这些故事讲给永琏听,引得他们都来了兴趣,在课堂上询问先生,请求细讲历史,这会牵出什么样的后果,妈妈可有想过!”

    屈妈妈情急地望着玹玗,几乎是央求的语气问道:“多谢姑娘指点,但这些书……”

    “这些书抬到我那边去,放心,太后会知道。”玹玗也知把人吓得不清,便温言细语道:“静怡以后要听故事,妈妈还是讲《百孝图》吧。”

    屈妈妈连连点头,唤来两个小太监,收拾身边所有的史书,全抬去了观澜榭。

    “这真算是撞巧了。”看着玹玗寝室内的那一箱书,雁儿琢磨了半晌,还是疑惑不已,问道:“可皇后娘娘那么细心,怎么会出这样的错?”

    “皇后哪会把心思用在这上面。”玹玗低笑了几声,摇头叹道:“只要和历史有关,就没有不巧的,我刚才所为,乃是无中生有。”

    自古以来,哪朝哪代寻不出专横霸道的皇太后,加之毓媞疑心重,只要有心人暗示两句,普通的讲述历史故事,就会成为有心挑拨祖孙关系。

    甯馨突然晕倒虽然可疑,但她不会是巫蛊之术的主谋,只不过是一举多得的法子。想留着弘历在身边陪伴;又想让永琏回宫探望;还能给使坏之人一个提示,由她们唱大戏去。

    不过,若真有人借此牵出巫蛊之术,那玹玗只好反克之,将甯馨变成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