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清宫怨 > 第446章 栏干曲

第446章 栏干曲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清宫怨 !

    明媚阳光下,柔柔微风拂动柳绦,经过一夜暴雨的清楚,清晨格外凉爽舒适,但人心却纷扰难安。

    外城,茹逸去东来客栈见涴秀;内城,骆均候在和亲王府门外。

    且说那日黄三将书信递进宫,骆均在府里等了整天,却不见玹玗回去,也没有半句话交代,让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总觉得那位蒙古妇人就是涴秀,但无论怎么盘问,小伙计就是想不起那位妇人交代下的客栈名字。

    骆均见到弘昼后,因怕惹出乱子,也不敢实言直说,只道府中有些不容耽搁的紧要事询问玹玗,但始终未闻回音,这才斗胆请弘昼带个话,若玹玗没有收到书信,能否请尽快抽空回府一趟。

    弘昼虽然生疑,但只觉得可能是玹玗又有筹谋,就没怎么放在心上,直到早朝将散才入宫,到锦婳斋不见玹玗,便往养心殿而去。

    “原来你在这躲着。”弘昼踏进养心殿东围练功房,见一身劲装疾服的玹玗正蹙眉盯着长剑上的两个籀文,嘴角勾起一抹玩兴地笑道:“这柄长剑好看吧。”

    “嗯。”玹玗点点头,爱不释手地问道:“剑镡镶嵌的可是传闻中的玄珠?”

    “好见识,那珠子白日里看着是黑色,月色下会泛出幽黯绿光。”弘昼故意拉长声一叹,又问道:“本王也喜欢,可四哥偏拿去镶剑,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漂亮啊。”玹玗莞尔一笑,把玩着长剑,剑镡和剑格都为银色,剑镡顶端镶着玄珠,剑革嵌着虹玉,剑柄和剑鞘蒙着白蛇皮,剑刃底部镶嵌着金银丝组成的图案,漂亮的能让人忘记这是柄利器。

    “嗯,原来你没看懂那两个籀文。”弘昼把剑出鞘,剑刃底部一面刻着“乾隆年制”,另一面就是这柄长剑的名字。

    “看不懂很奇怪吗?”玹玗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将剑夺回收入鞘中,然后挂回墙上。

    弘昼撇了撇嘴,笑道:“平日总觉得你懂得太多,突然冒出一件不懂的事情,倒让人有些不适应了。”

    玹玗挑眉问道:“剑刃上的那两个字像是先秦时期的大篆,难道五爷就看得懂?”

    “你以为本王真的不学无术啊。”弘昼皮笑肉不笑地盯着她,这句话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但旋即又摆出一副,君子不与小人和女人一般见识的模样,说道:“本王也可以给你一个提示,玄珠和虹玉加起来就是那把剑的名字。”

    玹玗侧目望向墙上的长剑,她虽不识籀文,但那两个字形绝非“珠玉”,且没有人会给剑取那种风尘的名字。

    玄,《释言》中解作“天”也。

    虹,《列子?天瑞》有句: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

    天子,紫微星入命。

    紫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星辰运转、四时气候,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

    帝王之剑命名“玄虹”,颇有上古之风,又透着些豪气干云,倒是非常适合。

    方了然低叹一声,回头却见弘昼古里古怪的笑着,玹玗才反应过来,“玄虹”二字的谐音,娇柔地微敛美眸,浅浅莞尔。

    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弘昼大咧咧地笑道:“明白啦,陶醉吧,高兴吗?”

    回过神斜睨着他,玹玗声音清冷地问:“五爷既然不去早朝,又这么早入宫来做什么,难道专程消遣我啊?”

    “还不是给你当跑腿的。”弘昼这才说道重点,向玹玗问道:“你这十多天没回府过?”

    “没有。”玹玗不明就里地摇了摇头,“太后身边的差事多,且又没什么紧要事情,我回去做什么?”

    “哦,那就奇怪了。”弘昼满眼疑惑地望着她,“今儿大早骆管家匆匆到我府里,说是两天前,差黄三送了封信来,有紧要事询你示下。”

    “我没收到任何书信啊。”玹玗微惊,略思忖了片刻,若说事情到也有几件,却都不甚紧要,但书信没有送到锦婳斋,确实有些奇怪。“骆管家还说了什么吗?”

    “问你若是得空,能不能尽快回府一趟。”弘昼瞳眸微眯,凑到玹玗面前,问道:“你不会又在玩什么把戏吧?”

    “真的没有。”玹玗默了片刻,高声将伺候在外欢子唤进来,吩咐道:“你去锦婳斋告诉雁儿,府中有要事,我得出宫一趟,让她帮我去太后跟前回个话,若皇上下朝回来问起我,也照直说。”

    “嗻。”欢子额首退了出去。

    弘昼总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但玹玗没有开口,他也不便插手,从怀里掏出自己的令牌,“如果真有什么事情,拿我的令牌挡一挡。”

    “谢谢五爷。”玹玗没有拒绝,福身一礼收下了。

    因她有常服放在养心殿,遂直接去寝殿换衣裳,便从东华门离宫。

    刚踏进府门,骆均立刻迎了上来,黄三紧跟其后,不待玹玗走到书房,骆均已经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玹玗甚是惊讶,“你可看过那份信?”

    “老奴不敢看,但信封上写的是蒙古字。”骆均摇头道:“不过老奴拿到信时,摸了摸,信封里似乎装着一只翎羽。”

    玹玗心中一怔,涴秀出嫁时确实带走了一片海东青的羽毛,忙向黄三问道:“你把信交到谁手上的,可知道对方的名字。”

    “格格恕罪,都是奴才不好,那日没走东华门。”黄三解释道:“夏至的前一天,照旧从地安门入皇城,奴才先到东华门,见到不少官员从宫里出来,也就不敢冒然上前,但又想着那书信耽搁不得,所以绕道神武门,说明了送信给格格,还打点了不少银子。”

    “神武门……”玹玗低喃自唸,心底隐隐要浮出些什么,却又不是很清楚,但此刻她没时间细想。“人不认得,可记得相貌。”

    “记得,若是让奴才再见到那人,定然会认识。”黄三连连点头。

    “好,但这事回头再说。”玹玗又向骆均问道:“能不能把兰亭古墨的伙计喊来?”

    骆均答道:“那死小子误事,老奴昨儿已经把他绑来,关在后院柴房,兰亭古墨那边另外安排了人顶着。”

    “糊涂!”玹玗眸光一黯,语气虽然很轻,却藏着一种极为凛冽的威严,责问道:“骆大哥不在京城,把他绑了谁在兰亭古墨看着,若是那位蒙古妇人换了汉人衣服,顶替的人未必就认得。”

    “是老奴考虑得不周。”骆均低下头,想了想,说道:“老奴是记得和硕端慧公主的模样,老奴这就去店里守着。”

    “罢了,大清早,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玹玗沉重地叹了口气,“骆管家,你去把那个伙计带来,我问他几句,然后放他回店里。”

    小伙计被带进书房,满眼惊愕地望着玹玗,此刻他才知道,兰亭古墨背后真正的主子竟然是个年轻姑娘,赫然间又觉得玹玗有几分眼熟,愣了半晌方忆起,当年有位公子千金买画就是送给她的。

    “没规矩!”骆均低声斥道:“你什么身份,敢这样盯着格格。”

    “行了。”玹玗轻轻一挥手,垂眸向小伙计问道:“那天送信到店里的蒙古妇人,你可记得她长什么模样?”

    小伙计低头说道:“回格格的话,原是想不起的,可刚才见到格格,方记起来,那位妇人也很眼熟,好像当年和格格一起,到店里买过画。”

    玹玗只觉得心头一揪,“你确定?”

    “确定……”说完,小伙计又迟疑道:“但并不十分确定,只有七、八分吧。”

    玹玗几乎已经确定,前去兰亭古墨的蒙古妇人就是涴秀,可是涴秀怎么会有孩子,莫非已另许他人,否则既然回京,又为什么不直接去和亲王府,但她多了个心思,又问:“你看那妇人怀里抱着的小孩大概几岁?”

    “回格格的话,小的看不真切。”小伙计仔细回忆了一下,又道:“虽然看上去挺瘦弱,大概一、两岁左右,那小孩子能自己站立,也会说话了。”

    小伙计答得很模糊,却让玹玗有了另一种想法,算算时间,那个孩子也又可能是弘昼的,虽然太过巧合了些。

    但如果真是如此,涴秀不去找弘昼,背后的缘由或许就说得通了。

    玹玗甚觉头疼地揉了揉额角,默了一瞬,才命令道:“你先回店里去,如果那位妇人再来,无论你用什么法子,死缠烂打也好,撒泼耍赖也罢,总之要把人留住了。”

    小伙计在骆均的呵斥下退出书房,又被骆均家的叫去叮嘱了几句,他虽不十分清楚问题的严重性,但也不敢再有半分耽搁,急匆匆跑去兰亭古墨。

    书房内,玹玗思忖了片刻,觉得干等着也不是办法,可京城内的客栈太多,府上的人肯定没法挨家去找,但涴秀既然是抱着孩子去兰亭古墨,应该就住在琉璃厂附近。

    将弘昼的令牌递给黄三,玹玗吩咐道:“你拿着它,去东华门,让侍卫请和亲王出来,直接告诉他和硕端慧公主有可能回京了,但目前不知道住在哪家客栈。”

    “奴才这就去。”黄三接过令牌转身便走。

    “等等。”玹玗又将他叫住,嘱咐道:“一定走东华门,除了找和亲王,再让侍卫去锦婳斋把雁儿叫来,你将事情也告诉她,她自然知道怎么做。”

    “明白。”黄三应声而去。

    “骆管家,你安排几个府里的老人,让他们先从琉璃厂周围的客栈找起,只说是我的故有,别让他们知道太多……”说到这,玹玗猛然忆起送岳钟琪离京的那天,从她身边经过的蒙古马车内,就曾传出小孩的哭声,遂又吩咐道:“去打听一下,最近入城的蒙古商队都落脚在哪。”

    “是有队蒙古商人,前几天往内城一些府上送羊毛地毯呢。”骆均顿了顿,声音有些迟疑,“但好像已经离京了……老奴也不太确定,现在就去打听。”

    快到正午时,京城大街变得十分热闹,百姓们都悄悄议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内城,顺天府衙门和九门提督的人,各处客栈酒楼搜人;外城,两蓝旗的人四处查访,连寺庙庵堂都不放过。但这三波人只知道找一位带着孩子的蒙古妇人,并不清楚内情。

    骆均打听到之前的蒙古商队包下了东来客栈,玹玗几乎和郭络罗府的家丁同时抵达,但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东来客栈的老板早晨得了茹逸三百两封口银,且涴秀他们住进来时,直接付了半年租金,眼下不到几天就走人,恐是惹了什么麻烦,再一看这样的搜查架势,客栈上下更是三缄其口,只回答那位蒙古妇人清早便收拾好行礼,雇了马车离开,说是不会再回来。

    骆均提议道:“格格,既然是今早才离开,要不各城门问问,知道是往哪个方向去,也好派人去追。”

    “好。”骆均之计可行,但城门侍卫那边还得弘昼出面,玹玗对府中家丁吩咐道:“你们出去找找和亲王在哪,让他盘问城门侍卫。”

    骆均带着家丁们各街道散开,玹玗也坐不住,转身离开时,心乱如麻的她差点被客栈门槛绊倒,幸而有人伸手扶了一把,但还是崴了脚。

    玹玗蓦然抬眸,眼前之人竟然是弘旺,随意一额首,匆匆说道:“谢过弘旺大爷,但玹玗还有事,不多聊了。”

    “看来京城被闹得沸反盈天,和你脱不了干系。”弘旺闲闲地勾着浅笑。“什么事情,讲出来听听,说不定我还帮得上忙。”

    低头瞄了一眼自己的脚,玹玗叹了口气道:“找人,找一个蒙古妇……不,一个带着一、两岁小男孩的妇人,今儿早晨出城了,想去……”

    “去打听那妇人从哪道城门出去,又往哪个方向走了,是吧?”弘旺淡淡一笑,又道:“行了,你在这等着和亲王,这事交给我去办。”

    玹玗迟疑地望着他,“你……”

    弘旺毫不在意地轻忽笑道:“别的事不敢说,向城门守卫打听消息,我或许比和亲王还得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