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清宫怨 > 第448章 孤身引

第448章 孤身引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清宫怨 !

    风越来越狂,立在雨里的两个人早已湿透。

    勾起嘴角,弘昼的笑竟然是冷然,“该说对不起的不是你,是她……”

    “啊?”玹玗诧异地愣在原地,当弘昼缓缓转过头时,那双瞳眸竟然是空洞的。

    原来这就是心死如灰的模样,有别于涴秀出嫁时的颓然,如今她看到的不是绝望,而是不在抱有任何希望。

    “她不回来,她要走,与你有什么关系。”弘昼仰起头,张开双臂,让大雨冲刷全身,如果能就此洗去他的记忆,那是老天对他的最大垂怜。

    望着弘昼不停流血的右手,玹玗却紧抿着唇。

    都说她伶牙俐齿,但此刻她竟连一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因为从未见过弘昼这副模样,所以只能默默的陪他站在雨里。

    忽然弘昼往后一仰,就那样直硬硬躺倒在地,紧闭着双眼。

    风吹来的,仿佛是红尘凉薄,融着落花残香的雨水,浸透着怅惋离愁。

    玹玗瞬间明白了,涴秀的离开看似输了爱情,却永远赢得了弘昼的心,纵然那空洞的瞳眸底隐隐浸透出恨意,可没有爱又哪来恨呢?

    无论日后弘昼对涴秀的情感是爱,还是恨,总之涴秀是在他心头系上了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

    “五爷,你这样会生病的……”不能仍由他躺在雨里,玹玗刚上前劝说了一句,正想将他扶起,却被另一个强硬的力道拽住。

    玹玗猛地回头一看,来人竟是弘历,尽管有李怀玉跟在其后撑伞,他也已淋湿了大半。

    “谁允许你陪他发疯的!”弘历的语气透着气氛,恼怒地瞪着瞄了身后的李怀玉一眼,然后强势的拖着玹玗往廊下走去。

    李怀玉心里咯噔一跳,心虚地微微低下头。

    “可是五爷他……”玹玗还没来得及说出弘昼手上有伤,已被弘历冷冷打断。

    “让他疯个够。”弘历甚至没有回头望上一眼,从雁儿身旁经过时,又冷声斥责道:“你还愣着做什么,废物!”

    “啊?”雁儿心中一惊,傻傻的没有反应过来。

    李怀玉连忙小声提醒,“快跟上,先伺候姑娘更衣梳头,再安排厨房准备祛寒姜汤。”

    雁儿第一次来这里,连玹玗的房间在哪都还没摸清,只能心惊胆颤的跟在弘历身后,又悄声对李怀玉抱怨道:“我哪里知道厨房在哪。”

    “得了,你先跟着姑娘去,其他的交给我。”说这话时,已来到玹玗的房间门口,李怀玉连忙小步跑上前开门。

    郭络罗府的下人本就不多,且有定规,凡弘历和弘昼来府中,没有传唤,府中的家丁婢仆不可擅自入三进院,就是原本在后面伺候的人都得回避。

    弘历在门前略停了停,吩咐道:“小玉子,去安排一下。”

    这吩咐并不明确,也就只有李怀玉能听懂其中的意思,无奈地叹了口气,点头应道:“嗻,奴才这就去。”

    夏日里的衣衫单薄,被雨水浸透后,全都紧紧贴在身上,毫无保留的展现了玹玗玲珑有致的曲线,弘历凝望着她的瞳眸里,不再是愤怒,而是带着欲望的灼热。

    玹玗两颊一红,垂下头去,低声说道:“五爷手上有伤,不能由着他这样淋雨……”

    弘历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他那边我会去解决,你留在房里暂时别出去,至于涴秀的事情,过会我们再商议。”

    玹玗点了点头,极轻的应了一声,待弘历走远后,雁儿才凑到玹玗身边,询问关于涴秀的事情。

    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玹玗坐在妆镜前,一边擦拭着湿漉漉的头发,一边告诉雁儿大概的情况。但此刻静下心来细想,她始终不明白,涴秀既然递信给她,又已经等了那么多天,为什么会不辞而别?

    除非是有人从中做了手脚,说不定问题的根结就在那个孩子身上。

    “格格怎么会有孩子了,难道格格另嫁他人,可不应该啊,除非那个孩子……”雁儿低着头喃喃自语,忽然她瞪大了眼睛望着玹玗,那神情好似被雷劈中了一般,惊诧地问道:“你说那孩子会不会是五爷的?”

    “不知道。”玹玗摇了摇头,可旋即又道:“但以涴秀姐姐的个性,认定了便是一生一世,而且还有慈宁宫的那夜,谁能说得准呢。”

    雁儿想了想,又问:“那五爷是不是也知道……格格带着一个孩子。”

    玹玗心里琢磨的事情太多,没心思解释给雁儿听,只淡淡地反问了一句:“你觉得呢?”

    雁儿敛下眼睑,有气无力的低声咕哝,“对哦,五爷那个样子肯定是以为……”

    玹玗望着镜子,嘴唇微微动了动,突然站起来,连发髻都为梳,就直接往前院而去。

    见骆均领着众家丁候在花园月门外,玹玗不禁诧异地问道:“你们怎么都站在这?”

    “格格,你这是……”玹玗披头散发的样子,也骆均好奇,但只迟疑的问了半句,忙改口答道:“刚才李公公的吩咐,然所有人退出花园,无论听到什么声响,都不准进去。”

    玹玗疑惑地向月门内望了一眼,没有太把注意力放在那上面,挥手让其他人都退到二门外去,又命骆均随她去书房。

    “你去查一查,和亲王府的那两位福晋近日可有出门过。”玹玗低垂眼帘,眸底蕴着复杂的神色,她知道或许是自己想太多了,但目前她只想查清楚问题的根源。“还有外城那位茹夫人,想法子调查一下她这几日的行踪,切记,那是个厉害角色,调查也隐秘些,别被对方察觉了。”

    玹玗这话似乎点醒了雁儿,她觉得查两位福晋倒是多余,真正有问题的应该是城南的那位茹夫人。

    “格格怀疑和硕公主不告而别是因为……”骆均思忖了片刻,觉得玹玗的怀疑也在情理之中,故而又问道:“如此说来,调查得瞒着花园里的那两位爷。”

    玹玗点了点头,或许晚些她会对弘历说明此事,但绝不能让弘昼知道,以免在正式猜想之前,就闹出更大的乱子。

    返回房间时,经过通往花园的月洞门,依稀听到落雨中还夹杂着一些打斗声。

    玹玗只是驻足了片刻,却还是选择离开,没有进去,男人之前的另一种劝慰方法,或许比女人的温言细语更有用。

    心绪烦乱的站在窗前,听风,观落雨。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些乱七八糟的诗句,但此时此刻,倒也应景应心。

    帘外雨潺潺,意兴阑珊,再见不易相忘难。

    凭栏,雨越下越大,天地一片混沌。

    有时候很难分清,究竟是性格使然,让天生多愁善感的人喜欢观雨,还是潇潇雨幕触动人心,让观雨的人都变得多愁善感。

    隆安寺后墙外的一片宅院。

    今日,这里来了位特别的客人,至少对夏依和银杏而言,是尊贵的主子。

    “这些饭菜虽粗,但也算干净新鲜,你端进去给公主吧。”夏依将托盘递给银杏,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又道:“一场雨下来,城里也安静了,公主如果真想出城,只怕还得与小公子分开走。”

    “那还得麻烦你老人家想办法,我替格格谢谢你。”银杏浅笑额首,自从上次她被救到这里,和夏依就一直保持着来往,如今关系已算亲密。

    “什么话。”夏依淡淡摇了摇头,似被勾起旧时记忆,笑道:“公主若坚持离开,或许是最对的选择。”

    “为何?”银杏不解地蹙眉,总觉得夏依唇畔那一抹含着苦涩的浅笑有些古怪。

    她今日在宣武门附近遇到涴秀,当时已有两蓝旗的人守着,专门拦截带着孩子的蒙古妇人,若非涴秀主动叫住她,又简单说明缘故,她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今日城里这场风波,竟是因为当年那个刁钻的蒙古格格。

    “你遇到公主后,将她带到我这,却没有去通知王爷,因为你心里明镜一样。”夏依长长叹了口气,“咱们都是宫里出来的人,都知道深宫清寂,其实清寂的是人心,哪里是一道墙呢。世上男子多薄幸,皇室之中的更是寡情,公主在草原长大,虽然那几年我在撷芳殿,也听到很多关于公主的一些事,把她锁在红墙大院,和一群女人勾心斗角,那是太过委屈她,也太累心。”

    “宫里不就是这样吗?”银杏的眼底流露出怜悯,只有她们这种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紫禁城外的天空有多宽阔。

    “精于算计的人在紫禁城都活得那么累,何况像公主这样大情大性的。”夏依长声幽叹,轻轻闭了闭眼,说道:“今儿在街上见到玹玗那孩子,果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才多少时间,就变成了养在太后身边的格格。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太后是什么样的心思,你最清楚不过,但愿她能真正像足她的额娘。”

    “怕是不行吧。”银杏淡然一勾嘴角,虽然夫君不在宫里当差了,但庶常馆内也能时常得到紫禁城内的消息,且流言早已传开,就连夜香局的人都知道,太后身边的罪臣之女,早晚会成为帝妃。“可公主不一样,她还带着一个孩子,如果那真是和亲王……”

    “那孩子如果在草原上,会是幸福的雄鹰,可如果在皇族之内,那还不如我收养的孤儿呢。”夏依不屑地轻忽笑道:“外面的人以为出生在皇家是前世积德,可咱们去过里面的人清楚,阿哥和格格都是福薄命舛,从娘胎里开始就步步惊心,能不能生的出来,能不能平安长大,成年后会不会卷入储君之争,能不能保命,要担心的太多了。”

    望着茫茫雨帘,银杏语气轻地说道:“王府里或许会好些,而且太后会庇护公主和小公子的。”

    “鞭长莫及,太后总不能将公主和小公子长年留在宫里吧。”夏依轻轻摇头,“王府里又能好得到哪去,你是谷儿调教出来的人,她当年为什么不肯接受十四爷,不稀罕那个侧福晋的名分,这个中缘故,想必是会对你讲的吧。”

    银杏微微抿了抿唇,垂下眼帘,“袭爵之争和储君之争一样残酷。”

    宫闱禁地也好,深宅大院也罢,都是是非之地,只是参与到斗争中的人数不同而已。

    王府里的那些福晋和侍妾,也是一心想着能有个儿子作为依傍,为了自己孩子的前程,什么样的手段玩不出来,和紫禁城里的孩子一样,能顺利出生平安长大,就已经是万幸。可是皇亲贵胄甘于寂寞的少,谁都想借势钱权双收,而忽略了一旦和阿哥们扯上关系,就等于在脖子上架了一把铡刀,雍正朝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罢了,我们这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再聊下去,饭菜都凉了。”两人默了一会,夏依才浅笑轻叹,又道:“你把饭菜送进去,看着公主的情绪,搭上几句话聊聊,还是问公主一个准信,若真要离开,咱们也好安排。依着和亲王的脾气,只怕会挨家挨户的搜人,我可是诈死出来的,说不怕被发现,那是撒谎。”

    银杏含笑点了点头,“我明白的。”

    进入屋内,孩子在床上睡觉,涴秀倚窗而立。

    雨渐渐变小,泥洼里的花瓣已看不出昔日是何等娇艳,就像缱绻柔情,最终都会湮灭,只留下几缕淡淡的忧伤。

    涴秀并非一个会轻易动摇的人,即便是看到弘昼这般疯狂的举动,她的决定还是那两个字,离开!

    银杏没有劝,只是和夏依尽量安排。

    趁着还有些小雨,涴秀换了身粗布衣服和银杏一起出城,银杏和那些城门守卫多数认识,又因天气的缘故,便没人会注意,且即便问起来,银杏只答是乡下来的妹妹,今日赶着回去就行了。

    而当日的傍晚,夏依抱着那仁,领着两个机灵的小女孩,从广渠门出城。城门守卫虽然问了一句,但夏依只说儿媳妇病了,所以由她去给做河工的儿子送饭,孩子太小放心留在家里,唯有都带上。

    像这种衣衫素朴的老妇,城门守卫不会特别在意,例行公事后也就放行。

    无声无息的回来,又无声无息的离去,相见不如怀念。

    或许,这就是涴秀认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抓住弘昼的心,永远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