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清宫怨 > 第399章 寒月凄

第399章 寒月凄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清宫怨 !

    十月初三圣驾返京,太后也会同行,毓媞会这么快气消,皆因弘历的一番安排。

    初二早晨,金鱼池不算恢复如常,但驻守的各桥的侍卫全部撤去,换了几个虎背熊腰的强壮嬷嬷在寝殿侍候。李怀玉引着黄老夫人前去探视,只见到神志不清,无法言语的思莹,任谁看过都明白,仪嫔是不中用了。黄老夫人貌似悲泣,眼中竟无半点泪光,大概过了一刻钟,李怀玉入内奏明,虽是皇上恩典,但宫眷姻戚不宜停留过久,以免坏了老祖宗的规矩,惹得其她妃嫔私议。

    闻言,黄老夫人嘴上称不忍,脸上神情并未见有多少难舍,偷偷塞了红包给李怀玉,请他多多照应思莹,离开时头也不回。

    而九州清晏那边,待礼部员外郎谢恩走后,李怀玉把刚才所见细细说了,弘历只是冷然一笑,传鸿瑞询问思莹的状况,然后命其留下照料思莹,又道一切顺其自然即可。

    处理完思莹的事情,弘历独自前去畅春园,回来后就到莲花馆陪皇后用晚膳,当夜便安置那边。

    出于很多原因,他决定将思莹的真是身份告诉甯馨,太后并不是故意找茬冤枉她,而是他有心要借思莹迷惑对手,哪知思莹得宠后的所为引太后心中不快,又正巧探得粘杆处调查思莹,所以没待事情彻底查清,就急利用思莹打压她。

    弘历此言是在提醒甯馨,当今太后手段不凡,让她谨慎小心,别再让毓媞逮到把柄,大做文章,在朝堂格局尚未稳固时,要她最好还是忍耐些,千万不要和毓媞正面冲突。

    其实,弘历很清楚甯馨的脾性,毕竟和毓媞仇怨已经深结,明争不可以,暗斗是很难平息,但这就是他之所想。

    初三早膳过后,弘历和甯馨正欲动身前往畅春园,却见雁儿匆匆赶来,禀奏称屈妈妈中炭毒身亡。

    甯馨大感惊讶,屈妈妈是富察府中的家生奴才,断然不可能那般大意,可见雁儿还带着太医作证,又碍着弘历在场,便没在屈妈妈的事情上追根究底。

    弘历只是淡淡问了几句,让雁儿带话给玹玗,这些秽事不用她们管,别耽误了返京的时辰。屈妈妈就交给圆明园内监处理,先移到御园外土地庙停放,赏一百两银子给其家人作为殓葬费。

    屈妈妈只有个兄长远在南边,京城里并无亲戚,不过甯馨怀疑其死因,所以悄悄给翠微递了个眼色,翠微便回答是还有个侄女在富察府,一会就派人去通知。

    玹玗带着永璜、永琏、静怡先行一步,从圆明园先到畅春园,至于屈妈妈之死整个桃花坞都瞒着静怡,只说其乳母家中有事,所以不能继续留在宫里。

    “你倒是比皇帝还来得早些。”毓媞刚用过早膳,正盯着秋华和秋荷收拾随身物件。

    “不能不早。”玹玗福了福身,转头向明间望了望,走到毓媞跟前,在其耳畔低语道:“今晨发现屈妈妈中炭毒身亡,怕静怡知道难过,所以瞒着没说,我想着还是早些带她过来,免得奴才进出桃花坞,收拾出去的时候被她撞见。”

    “哦,怎么会那么不下心。”毓媞眼底闪过一丝疑惑,旋即又清冷一笑,“她是皇后的人,当初入桃花坞就没安好心,早点去了也好。”

    秋华整理好箱子,转头见毓媞小啜着茶,玹玗却枯坐着,连忙让彩鸢去斟来,亲自端到玹玗面前,笑道:“这是忙糊涂了,都忘了给姑娘奉茶。”

    “没什么要紧,我就只是把静怡送来,略坐坐就走。”玹玗接过茶盅,视线停在秋华的腕上,笑问道:“这嵌玉银镯的做工可真是精致,就是传说中那日所得的赏赐?”

    “嗯。”秋华笑着点点头,这本来也不是秘密,圣寿宴那晚小宫婢递给她,因想着毓媞当时心情正好,所以没有立刻拿出来,返回畅春园后才把镯子呈在毓媞面前。“太后说这上面嵌的是籽玉,打磨得也极好,所以让我戴着。”

    “戴在你手上确实好看,不过还是收起来的妥当。”玹玗低笑了一声,转头对毓媞说道:“太后的眼力很准,既然是好东西,秋华平白无故怎么得来,难道不惹太后心疑,她戴在腕上,日夜在太后身边侍奉,真打量太后查不出镯子来历,不怕招太后生气。”

    秋华愣了愣,恍然笑道:“奴才这就取了,用丝绢包起来,压倒箱子最底层去。”

    “你这个鬼丫头。”在玹玗脸上轻轻拧了一把,毓媞又问道:“你刚才说坐坐就走,还有什么要紧事吗?”

    玹玗甜甜一笑,“太后今日返回紫禁城,就要迁入寿康宫了,所以我想先行一步回去,看看一切是不是都妥当,已经跟皇上说过了。”

    “不必了。”毓媞拍了拍玹玗的手背,“哀家昨日就把于子安派回去了,他做事没有不妥当的。”

    “于公公自然是周全。”玹玗莞尔笑道:“但寿康宫那么大,于公公也是上了年纪的人,就让他独自里里外外统筹,太后真不知道心疼人。”

    “你这丫头的一张嘴,可又成了哀家的不是。”毓媞轻笑了两声,又沉吟道:“可哀家总觉得你身边是越发不太平了,这一路回去虽然不远,可都是僻静的林子,就你那点花拳绣腿,皇帝也能放心的下。”

    玹玗娇俏一笑,柔声撒娇道:“太后怎的和皇上一样笑话我,何况我又不是第一次从畅春园回京。”

    “今时不同往日,你现在招谁记恨,自己不知道吗?”毓媞眉头一皱,神情严肃地提点道:“有些主不可小觑,这次回到紫禁城更是要警醒着,皇帝给哀家修建了寿康宫,自此之后哀家就得过宫门深深的清静日子,所以慈宁宫外面的事情,就得由你盯着了。”

    初一夜弘昼冒雨赶到圆明园,早晨就传出思莹病重的消息,弘历还恩旨礼部员外郎夫人入御园探望,这当中究竟有多少问题,她安排在圆明园的人居然完全打探不到丝毫,而今天玹玗似乎也没有要透露这事的样子,是不知情还是不想说,她不方便直接询问,所以只能旁敲侧击。

    “太后放心,我会注意的。”玹玗立刻听出了苗头,既然有些事一开始没说,现在就更不能说,讪讪笑道:“不过……我这双眼睛只怕也要盲一半了,自从那天太后离开,皇上就命我好好在桃花坞待着,说近来事情多,让我别在添麻烦。太后刚才担心我路上不安全,皇上也想到了,让五爷陪着我过来,一会还要陪着我去寿康宫,又特别叮嘱五爷,若寿康宫的内监我瞧了有不满意的,就让五爷命会计司总管另挑。”

    毓媞眸光微敛,问道:“昨晚弘昼留在圆明园?”

    “是啊。”玹玗故作思索的模样,轻咬了一下唇,迟疑道:“听说是初一夜冒雨赶来的,可昨天静怡早起就不舒服,我照顾在她身边没出去。”

    “这皇帝啊……”毓媞冷哼了一声,笑叹道:“还真是先帝的儿子,青出于蓝胜于蓝,连疑心病都如出一辙。”

    “我想,皇上是不愿看到后宫乱,免得自己头疼。”玹玗无所谓地笑了笑,又劝道:“过会皇上和众位娘娘要过来给太后请安,正巧畅春园的白梅开了,听说还要陪着太后游园赏花,太后就心疼皇上一次,别再和皇后娘娘怄气了,眼看着还有两个多月就到年关,本来要操心的事情就多,有些问题不如暂时放一放。”

    “哎呀,就这么一会时间,咱们了了就给哀家判了两次不懂得心疼人的罪名。”听玹玗把话说道这个份上,毓媞也只能展颜一笑。“行了,哀家听你的,今日回宫后确实有不少烦心事,接下来大半年都不得安生。”

    此刻有小太监来禀报,弘历的车驾已到畅春园正门,玹玗听后,立刻起身离开,称弘昼一直在大东门等着,皇后今日是来赔罪的,她索性还是躲开些,别在这时候横生枝节。

    既然弘昼没有要进来请安,毓媞也就不叫他了,只叮嘱玹玗路上小心,无论寿康宫的奴才质素如何,都不要给弘昼添麻烦。

    玹玗都一一应下,可临走时又被永璜缠着,硬要和玹玗同行,还以他也要迁入毓庆宫,所以要早些回去亲自整理,有些东西是生母留给他的,不希望假他人之手。

    两个皇子迁出慈宁宫原本不急于一时,但此刻永璜这么说了,毓媞心中也有别的打算,就允许他随玹玗和弘昼先回去

    而玹玗前脚才走,毓媞就将静怡换到身边,问孙女昨日是不是病了。

    这就是毓媞把永璜支走的原因,他虽然和静怡同岁,但从敏芝过世后,就越发懂事,且和玹玗亲近,若是听到她如此试问,难保不会留着心眼,转头学给玹玗听。

    其实静怡没有毓媞想得那么单纯天真,又有永璜的时时提醒,她知道皇奶奶与皇额娘不睦多时,可眼下受委屈的却是玹玗姑姑,所以但凡遇到问题,总能巧妙的避重就轻。这次也是一样,只说自己夜里吹了风,第二天就有些头晕,昏昏沉沉的睡了大半日,害得玹玗一直照顾着她。

    说辞能对上,毓媞眼底潜藏的疑色才尽退,只因玹玗太聪明,连秋华腕上的镯子是否应该戴,此等小细节都能留意到,她想要用玹玗,却必须时时盯着其心思,究竟是偏向她,还是偏向弘历更多。

    少时,弘历和甯馨到集凤轩,其他妃嫔则都留在前面的寿萱春永候着。

    毓媞故意端着架子坐在寝室不出,甯馨只能放低身段,独自入内,嘴角噙着柔和的笑意,规规矩矩给毓媞磕了个头,态度谦逊的认错,又道:“臣媳年纪轻,阅历又浅,很多时候为人处事不够周全,脾气有时也难免急躁,上次更不该顶撞皇额娘,惹圣寿宴不欢而散,还望皇额娘原谅。”

    这样的情况下,毓媞也不能继续为难甯馨,便说昨日弘历来过,是她错怪了皇后,这件事就此过去,但还不忘提醒道:“既然享受皇后的尊荣,心胸就该宽广些,皇帝喜欢谁,不喜欢谁,并非皇后可以左右,皇后的本职乃和睦六宫,拈酸吃醋可有失体统。”

    甯馨耐着性子听完所有训话,无论毓媞的言语有多刺耳,她的脸上都始终浮着浅笑。

    当甯馨亲切的挽着毓媞来到寿萱春永,众妃嫔眼中虽都有难掩的惊讶,却并不觉得奇怪,且各有各的看法。

    圣驾回到紫禁城已是未时,此刻阳光正好,在乾隆皇帝和后妃们的陪伴下,崇庆皇太后第一次踏入了专门为她修建的寿康宫。

    从慈宁门入,进徽音右门便是个封闭的小广场,西南两侧各有一座顶覆黄色琉璃瓦的排房,且均有给的院墙形成独立院落。其中南排房与慈宁门齐平,暂定为寿康宫膳房;西排房则用来收纳寿康宫的所需器皿、傢俬等,有些与西什库相似。

    总之,便是太后所需,就算不出徽音右门都一应俱全。

    寿康门在小广场的北墙,为一座琉璃宫门,两边又各辟一角门。

    寿康宫南北共三进院落,园墙外东、西、北三面均有夹道,那些专门负责针线活计的宫婢,因无需在主子跟前侍奉,所以都安排在西夹道外的数间房屋,听差跑腿的内监也都在那边,以确保宫内的人事尽量简单。

    正殿乃黄琉璃瓦斜顶,前出廊,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所有窗门都是用西洋玻璃,殿内十分明亮,明间悬挂着弘历御书的“慈寿凝禧”匾额。寝殿与正殿的面阔进深相同,匾额为“长乐敷华”,后檐明间开有槅扇门,接叠落式穿堂,直通后罩房。

    欢闹过后,深沉静夜里,毓媞独自站在正殿前的月台,在万古凄寒的冷色下,望着这座华丽的宫殿,和一层层宫门,眸中只有无尽凄怨。

    垂眸手中关于泰陵工程的折子,她心里有了决定。